或許不是每個開車族都認同車輛改裝,但四輪定位卻是每輛車都不可或缺的部分!所謂四輪定位就是調校底盤各機件之間的角度,而這些角度是位於懸吊系統,和各活動機件間的相對角度,角度設定更為精準,可確保輪胎與地面緊密接合,減少輪胎不當之磨耗及吃胎現象,在轉向時更為穩定。四輪定位除可改善車輛的轉向性,也可確保轉向系統左右回正時的回復性,這也就是方向盤回饋力道,避免軸承因不當受力,而受損喪失去原本的精度。

 
至於為什麼需要四輪定位?主要就是因為底盤結構的角度,是由許多金屬、橡膠零件組合而成的槓桿、幾何組合,當這些零件與連接頭,長時間承受因行車而衍生的額外壓力時,很容易發生機械性的慣性疲乏!久而久之,就容易導致轉向與懸吊系統的位置、角度不正確,車輛就會失去原有的穩定性及平衡性,而四輪定位就是要測量出誤差的角度,以作為技師維修調校的依據。任何零件都有其生命週期,定位的準確度也會隨著車齡漸增而受影響,一部已在路上行駛的車,當然不可能像新車一般還擁有準確的定位角度,除非你花大筆錢把所有的底盤零件換掉,那又另當別論!底盤走位若只是零件鬆動的話,那還算簡單,可用四輪定位來校正,但是因零件故障、損壞的話,那就必須先維修、更換損壞零件後才可做定位。

束角(Toe Angle)的定義為自車身上方俯瞰時,左右輪朝外側展開的角度。當輪胎前緣小於後緣時,則為「內束角」(Toe-In),反之若前緣大於後緣時,則為「外束角」(Toe-Out),此角度會大幅影響直行穩定性,設定角度過大時會使輪胎邊緣出現羽毛狀磨耗痕跡。

四輪定位一般所需調整的常見角度有:外傾角(Camber)、前束值(Toe-in/Out)、與後傾角(Caster)等。最重要的是外傾角部分,其定義為由輪胎中心線與地面所成的夾角,一般車友所稱的「外八」就是此角,若輪胎上端突出於輪胎的中垂線則外傾角為「正」值,若輪胎的上端沒入中心線時則數值為「負」值,一般而言,在獨立懸吊系統上外傾角扮演著調整輪胎與地面接觸面,當負載大時,則外傾角會傾向於負值,因此四輪定位時,通常會將空車狀態的外傾角,朝向正值的方向設定,如此在承載乘客或物品時,才能獲得正確的外傾角度。
後傾角的定義是從車旁向車輪看時,前懸吊的傾斜角度。此角度愈傾斜車輛直行的穩定性愈強,反之則有利於轉向的靈敏性,兩者無法兼顧。如果左右兩輪的角度不一致的話,車輛直行或踩煞車時會偏向角度較大的一邊,對行車安全有極大的不利影響。
 
不論車主是在直線道路上行駛或者是在彎道攻略上,外傾角皆負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,而且在一般進行Low-down的時候,外傾角自然而然就會朝向負值方面增加,也就是整部車看起來會像是趴在地上一樣。通常若以降低車高,此時前軸的外傾角角度會變大,不論在外觀視覺效果或實際車輛側傾的抑制上,都會獲得相當程度的改善,只是此時所須付出的則是輪胎的磨損速度會快,但是亦可經由其他角度的調校,將此一狀況抑制在較輕微的範圍,而在實務的定位作業中,其調整的方式亦視車輛本身的設計不同而有所差異。最後,車輛需要多久做一次四輪定位?其實依車輛實際使用的情況,車輛最少應每半年定位一次,若角度已超出基準容許時,就應藉由調整或更換受損零件,使其回復正常。而最常見的定位需求,就是車輛沒有任何碰撞的話,無非是因長時間震動而造成的Camber及Toe角度偏差,以及行經凸起路面及窟窿所造成Caster變化等問題。

資料來源:2手車訊網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oelee017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